今年的連續劇莫過於五天一集的王建民大聯盟驚奇之旅
很遺憾的
在大家的讚嘆聲當中也結束了今年的球季
對於一個從1990年就開始關注大聯盟的我來說
今年的冬天特別早來

洋基~其實我不太喜歡她
因為用鈔票灑出的冠軍
用團隊的觀點來看
實在顯得很俗氣
但因為臺灣之光在洋基
這兩年也就支持她了

今天看到一篇新聞:
對於大多數台灣球迷而言,王建民的洋基與郭泓志的道奇隊相繼出局後,今年美國職棒季後賽事,已經結束。不過持續熱愛棒球的內行球迷,或許已經發現到一個有趣的現象:克勤克儉、注重棒球科學統計與效率的「魔球」/> 派代表奧克蘭運動家隊,表現居然壓倒財大氣粗的「邪惡帝國」紐約洋基隊。
<魔球>(Moneyball),是一本暢銷書,內容描述篤信棒球科學統計學(Sabermetrics)的奧克蘭運動家隊總經理比利•比恩(Billy Beane),如何運用科學理論,以最精簡的預算,發掘出其他球隊看不到的球員潛力。
與紐約、洛杉磯或芝加哥市相比,奧克蘭是美國職棒的小型市場,由於門票等相關收入有限,球隊就得小本經營,把錢花在刀口。據統計,運動家隊今年全隊年薪僅6224萬美元,在大聯盟30支球隊排名第21,全隊年薪只有洋基
隊的1/3,不過洋基卻在第一輪鎩羽,運動家卻以3-0剃了雙城隊光頭,兩隊效率的強烈對比,令人嘖嘖稱奇。
比恩領隊強調幾件事:一、絕不花大錢挖角他隊已成名的大牌球員;二、球員的上壘率與選球保送能力,高過一切,包括打擊率與長打率。三、要求旗下球探利用比爾•詹姆斯(Bill James)發展的Sabermetrics理論,從大學球
員與自由球員市場,挖掘出乍看不起眼的明日之星。比恩的棒球哲學,剛好與洋基隊相反。在這裡舉幾個實際例子,就可得知兩隊的雲泥之別。比恩三年前從選秀會選
來的一壘手史威瑟(Nick Swisher),目前還是領大聯盟菜鳥級的33.5萬年薪,不過今年球季寫下的.254、35轟、95打點,居然與洋基隊年薪2042萬的吉昂比相仿(.253,37轟,113打點)。更有趣的是,吉昂比當年年輕價美物廉
時,效力的球隊就是運動家隊!
運動家隊也是大聯盟著名的「再生工廠」。前幾年曾是白襪當家巨砲的「重傷害」湯瑪斯,受傷失意後被白襪釋出,本季以區區50萬美元年薪投靠運動家,居然如願找到事業第二春,例行賽繳出.270、39轟、114打點傲人成績,帶
領運動家挺進季後賽;對賽前頗被看好的雙城隊,湯瑪斯三戰寫下.500、2轟、2打點佳績,對照年薪是他50倍的洋基隊球星A-Rod的.071、0轟、0打點,洋基真是欲哭無淚。

洋基隊全隊雖然球星充斥,不過除了吉特、波沙達、李維拉、坎諾與王建民,先發主將全是重金挖角而來的球星。這些球星各各坐擁高薪,彼此互別苗頭,缺乏團隊意識與鬥志,有如只知為錢而戰的傭兵(mercenary)與打手(hired
gun)。除了托瑞與A-Rod的去留,洋基隊放眼新球季想要捲土重來,勢必得強化投手群,而洋基明年最可能補進的投手不是別人,正是運動家隊一手培養出來的強力左投齊托。說起來有些弔詭,運動家隊若以高價將齊托賣給洋基,
換取大筆現金後,再從新秀中發掘廉價好用的明日之星,儼然穩居「棒球食物鏈」的最上層……。

看完這篇新聞不禁懷念起1991年雙城和勇士奮戰七場的世界大賽,年輕的好手們浴血奮戰
兩隊前一年都是該聯盟的爐主
卻都在隔年寫下了紀錄
1+1>2的綜效之力在此顯現
我們要看的是會合作、有共同理想和目標的球賽
球賽未結束前絕不輕言放棄的球員們
他們堅持努力的結果
激勵、鼓舞著我們這群市井小民
2004年的洋基
三連勝之後四連敗給紅襪
今日的結局也不令人意外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kira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